2023理财月报:7月理财短端配置力量显现

2023-07-12 12:10:18   来源: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


(资料图片)

报告摘要:

6 月以来,长端利率震荡下行,短债及中长债代表理财净值延续上涨,偏债混合产品则先升后降。短债、中长债代表理财产品单月分别上涨0.20%、0.24%;偏债混合产品,或受权益市场影响,月度收益降为0.19%。

理财子破净率今年以来呈下降趋势,4 月中旬起在3.5%附近震荡,6月出现小幅回升。其中,股份行与城商行破净率与5 月基本持平,而国有行理财子破净率较5 月上升0.7pct 至6.5%。

截止6 月30 日,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较5 月环比下降7423 亿元,低于去年同期跨季规模减少幅度,也低于同年一季度跨季规模降幅,说明二季度季末银行负债端的压力较小,对理财资金的回表需求下降。

6 月新发产品数量自4 月下跌以来小幅回暖,但单只产品平均募集规模继续呈现下降趋势,由1 月的2.22 亿元降至6 月的1.79 亿元。因而6 月预计新发4606 亿元,低于5 月的4881 亿元。

由于存在季末效应,6 月理财规模下降,使得理财整体配置力量有所放缓。6 月以来银行理财净买入规模逐周递减,最后一周则由买转卖,减持577 亿元。从券种配置来看,整体配置偏好与5 月基本保持一致,但不同点在于6 月理财转为卖出同业存单。

展望7 月,整体存量产品到期规模为达到2023 年以来最低点,到期压力较6 月环比下降1898 亿元。而业绩不达标的产品开放或到期规模同样保持下降趋势,赎回压力或有所减弱。

往后看,理财存量规模在7 月初快速恢复,三季度有望复刻二季度的规模增长。7 月第1 周,银行理财规模整体上升8100 亿元,超过6 月跨季下降规模(7400 亿元)。三季度如果延续二季度信贷投放偏弱的情况,理财规模持续增长的概率较大。

二季度以来理财的新增结构以短期限产品为主,或与居民风险偏好较低有关,其趋势可能延续。受此影响,未来理财规模上升或将继续利好短端品种,因而我们推荐信用债哑铃型策略。

核心假设风险。银行理财产品过去收益不代表未来,不构成对理财产品的推荐。银行理财数据信息披露不完善,统计存在偏差。后续监管政策变化可能带来不确定性风险。

标签: